首页 配音资讯 译制片配音衰退的原因有哪些

译制片配音衰退的原因有哪些

2022-02-23 19:35:09

译制片这个万花筒小到改变中国数以亿计观众的行为举止生活习惯大到影响几代人的思想观念。而对于现代配音演员来说,更应该看到老一辈艺术家们在配音工作上几近苛刻的态度,在配音作品中体现的艺术涵养值得永久流传。现今进入21世纪,外来影片依旧备受推崇,但译制片配音却受到了时代的拷问。有媒体这样提出:配音片的辉煌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中国的译制事业也随之进入迟暮之年。今天让我们看看译制片配音衰退的原因有哪些?

phpEojpme

国内市场观影需求的变化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译制片配音的发展就已经表现出不如以往辉煌的态势,如今的电影市场观众口味是重要导向标,80后90后的新一代影迷们更喜欢“纯”味的东西,观众们电影味觉的变化,直接导致大部分国语配音电影走下银幕,取而代之的是原版原声电影。

根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各大城市影院,进口原版与译制配音影片的比例为1:2,有时候甚至能达到2:3,这就是说约有三成观众愿意看原版电影。2010年新浪网进行的一次问卷显示: 72%以上的影迷喜爱字幕片胜过于译制片,原因在于舒适度。而这些影迷大部分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等大城市以及其他发达区域,这些区域又恰恰是我国电影消费的主要地。

配音难以诠释原片音响效果

如果在影院观看同一部进口片的原版和配音版两种版本,我们不难发现配音演员整体配音水平下降严重而原版电影的声音效果明显高出配音版,其原因就在于音响技术。我们单从立体声来看,90年代后期,进口电影中好莱坞的影片对于音响效果投入非常明显,采用了当时一些新兴技术。SR声迹、数字声迹技术、次低音扩展技术等。

另外球幕、环幕、巨幕等种种电影技术相继出现,给电影音响进步补充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撑。而我国电影配音技术和艺术水平想要再现一些欧美大片的原音效果显得力不从心,在满足了精神消遣的同时,观众的喜好明显偏向于技术更为发达的原版电影了。

流水线上的囫囵吞枣

元老级配音艺术家苏秀在一次访问中披露当年每做一部译制片,“是把一部电影剪成二、三百小段,然后循环反复地看每一句台词,每一个画面,可以说是把它揉碎了看的”。而目前的中国配音市场鱼龙混杂很不规范,又为了杜绝市场上的盗版片,配音演员从看到台本到出成品的时间非常较少,依照国内现状,完成一部影片译制所有内容包括翻译台本、配音、后期音效等大约15天,例《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用了短短10天,还有当年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一共只用了5天时间。

配音艺术已然变成了“流水线”工作,如此近乎“神速”的时间安排,配音演员要深入理解电影的内涵和人物特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更不要说反复琢磨揣测人物内心了。这是配音工作在时间上的不科学性,另一个缺少规范性的领域存在于配音审核方面。国语版电影《黑衣人3》上映后影迷对其中古诗等调侃台词褒贬不一,而负责人也表示说除了重要的年份、地点、人名等不能出错,其他的只需要配音员对上口型就能通过。我们暂且不讨论黑衣人国语配音是否成功,光从几乎没有准则的审核过程这一点上看,这样是国语译制片良莠不齐的重要原因所在。

phpNMPnmo

在译制片的黄金时代,一段段耳闻则诵、扣人心弦的对白,一声声或温柔妩媚、或刚正浩气的声音,形成经典始终保留在那代人的回忆中,载入进中国电影发展的史册上。而如今,正如别人说的,这个黄金时代再也回不去了,虽然时代在发展在进步,但是我们应该反思是否真正做到了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