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配音资讯 纪录片配音的魅力所在?

纪录片配音的魅力所在?

2020-04-07 09:49:34

        《舌尖上的中国》、《大国崛起》等优秀电视纪录片层出不穷,曾吸引无数人眼球。尤其这些纪录片的配音解说,语言与画面相融,叙事与抒情交织,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解说风格。这些作品的成功,印证了我国纪录片解说者多年不懈努力的探索历程,彰显了解说在纪录片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无穷魅力。

phplvEWBj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纪录片制作到底以画面为主还是解说为主业界一直存在争议。走入新世纪,随着制作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制作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家渐渐认识到,好的纪录片必然是影像与语言相契合、画面与解说相交融的高度融合体。配音解说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已不仅仅是对画面内容的解释和说明,在表达立意、引人思考、补充、丰富画面的叙事功能和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解说能更好地表达立意、引人思考

        画面有深刻的表意功能,它通过拍摄者的选择、安排和组合去概括、凝练现实,承载创作思想和情感。但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画面的表意功能又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譬如,《舌尖上的中国》借助轻松紧凑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展示我们饮食中积累的经验、有差别的饮食习惯和独特的味觉审美。“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解说人李立宏那浑厚、深沉、具有智慧者韵味的解说,伴着如此温润的台词,准确无误地表达出片子的主旨和定位――对食物的敬意和情感。

phpdlE3IO

二、解说能丰富画面的叙事功能

        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媒体相比,我国的纪录片制作在整体上仍然存在叙述节奏偏慢、信息量不够密集等“软肋”。为此,许多媒体人在不停地变换思路、寻求突破,力争使我们纪录片的制作水平与世界高端接轨,效果渐显。尤其是注重运用解说来补充、丰富画面的叙事功能,提升了纪录片的制作水平。

        1.通过配音解说加快叙事节奏。纪录片叙事节奏的快慢,决定片子的信息容量。叙述节奏较快,镜头切换较多,场景转换频繁,就能吸引观众凝神观看;解说有质感,语调短而有力,信息量密集。反之叙述啰嗦没有重点观众定会失去耐性。

        2.通过配音解说增强叙事韵味。纪录片的主要功能是真实地记人、记事,而记人、记事的主要手段依靠叙述。人物拍的有没有力度、能不能经得起咀嚼,故事讲的是否有味道、能不能给人以回味,这些都在考验着创作者的叙事功力。影像的叙事特征是生动、具体、直观,并且直接诉诸视角感官,但画面背后所蕴藏的历史、背景和曲折,靠其本身是无法阐述的。纪录片记人、记事离不开叙述,但又很忌讳苍白的旁白和无起伏的直叙,过去纪录片解说里常见的那种曼妙的颂扬与激昂的宣教已渐渐被摒弃。

三、解说能有助于营造意境、渲染气氛

        一部纪录片有无意境、意境深浅是体现其自身价值的重要指标。纪录片所追求的意境就是指故事、画面、音乐和语言等诸元素高度融合所呈现出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意象及其所诱发和开拓出的审美想象空间。

        纪录片的题材、内容决定作品的基调。解说者只有充分理解创意,紧扣作品基调,把自己的意念和情感融入到解说中,才能创造出情景契合的艺术意境。同时,纪录片创作中解说的意境追求,还应该注重重点情节和关键细节的塑造。缺乏丰满、起伏的情节和鲜活、动人的细节,主题再大,立意再深,作品的意境也难以升华;只有在准确把握作品主题和立意的前提下,解说者将自己还原到故事中去,饱蘸情感,体察细节,才能塑造出真正能够打动人的作品。